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娱乐八卦 >

期待与年轻人建立起关于青春挫折奋斗的新共鸣

2023-05-22 05:03 来源:杨园三居 浏览:

  ■记者 王 彦

  电视剧《人生之路》正式官宣亮相。简介中的三条显著信息引发网友关注——部分取材自路遥小说《人生》,著名导演阎建钢执导,原著里高加林等人的开放性命运被续写到了新世纪初的上海。其实早在项目初创期,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就用“名作、名导、名城的交融”来期待这次创作。

  开播前,记者独家专访名导阎建钢,跟着他复盘拍摄过程,聊他的创作思辨。连线中,阎建钢以“一个勤勉的、有点阅历的、自身生命节奏与高加林同步的导演”自况。前两点特质使得他在《人生》被再一次影视化时站在了“追求一部升级版人生故事”的起点,而“自身生命节奏与高加林同步的导演”兴许才是更深层次的创作底气。

  阎建钢说,40多年前,作家路遥以对文学超乎寻常的虔敬创作了《人生》,用他个人在平凡世界中的体悟与热望书写了土地与奋斗,为那个混沌又昂扬的时代和身在彼时的悸动青春带去启示、鼓舞,“无可避免地,那一代甚至前后几代人都被小说《人生》所影响、所撼动,包括当时正在上大学的我以及剧组里的许多成员,我们有着与路遥、高加林相同或类似的心理和情感结构”。由此,电视剧《人生之路》的创作过程,更像是一群与路遥惺惺相惜的人在经历了比作家更为漫长的生命体验后回望他们那一代的青春,并在其中交付自己更具时间纵深的自我体认。

  “我有兴趣、也有责任把我们这代人当时的青春状态、青春感悟拍出来。若新的《人生之路》能和今天的年轻人对话,就像我们当年产生的共鸣那样,我觉得就是一件挺有意义的事。”阎建钢说。

  情感与情怀:青春、挫折、奋斗的命题永不过时

  为什么再拍?尤其是与原著首发的1982年相隔40年的今天,尤其在同名电影等早已成经典之后?类似问题,从《人生之路》立项之初就是主创反复自问、也是外界持续关注的焦点。

  阎建钢从情感与情怀的不同层面给出答案:“小说《人生》对于我有着特殊的情感、情怀,情感是个人的,情怀属于一代人和一个时代。”个体的情感与时代的情怀交融,驱动着创作者们开启《人生之路》。更重要的,在重读、重解原著小说时,阎建钢发现,无论小说甫一面世即引发的社会大讨论抑或今天的再次品读,几乎所有的题眼都离不开青春,“岁月不居,但无论哪个年代,青春、挫折、奋斗的命题永不过时,这三个词对任何代际的人都不会过时——谁不曾年轻过,谁不曾在青春道路上与挫折不期而遇,遭遇挫折后,作何选择、如何奋斗以改变命运,又是一道能超越时间的人生课题”。

  “如果说当年高加林的故事之所以影响中国,源自作家极其真实、诚实地直面了青春课题,深受他小说影响的那代人有许多而今已成了国家栋梁,这些人的血液里都有路遥《人生》的文化基因;那么40年后我们再度求解人生之路,则因为对青春话题的探讨是个永恒热点,每个人的青春或多或少决定着一个民族、国家的明天,我们需要与今天的年轻人建立起新的关于青春、挫折、奋斗的共鸣。”阎建钢如是说。在他眼里,很多人遇到挫折后难免怨天尤人,高加林的可贵之处,是他能在抱怨、消沉之后努力改变现状,“他身上的坚韧和不屈,我觉得可能是‘奋斗’的内核,也是我们希望通过电视剧的观照,让今天的年轻人从高加林身上读解到的能量,从而为自己注入不断奋斗前行的活力”。

  事实上,电视剧创作者的观点与作家当年的创作何其相似。1981年夏天,作家翻滚于心中两年的故事在21个昼夜里一气呵成。小说的最后是开放性的,路遥甚至还在二十三章注明了“并非结局”的字样,《人生》的续集也成了几代人心头的意难平。高加林未完待续的人生篇章跃动着路遥对他身处年代的切肤体验和深刻理解,这种体验既是私人性的,也是时代性的。

  “所以我们试图补齐作家当年尚不及表达的内涵,在讲故事的方式上,首先做了结构性调整,希望与时代建立关联,距离今天的观众更近一些。”阎建钢表示,严格意义上讲,《人生之路》部分取材自小说《人生》,新剧为高加林的人生延展出了前言和后续。原著的故事线始于高加林失去了民办教师的工作而回到土地,收束于他离开乡土后经历一番辗转、失去后的二次回归。“小说的最后,遭遇了最大一次人生挫折后,高加林消沉地回到村里,作家给读者留下个问号:才23岁的高加林还会往何处去,他究竟如何延续自己的人生?我们从高加林的高中时光拍到新时代初,想通过故事时空的扩容,来拓展对‘人生’这个大词的认知。”阎建钢说,他希望观众从《人生之路》中看到高加林的命运,得到对自己人生之路的一种反思——这话,冥冥之中似在回应路遥当年的叩问。1981年夏天,高加林的故事在路遥笔下诞生,作家曾为其暂定名《你得到了什么》。

  续写与升级:于文学的当代性中读解世界观的升维

  为什么是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