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跨越百年的“对话”: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

2021-09-11 09:24 来源:杨园三居 浏览:

李依环 熊旭 郝孟佳 温璐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风雨激荡,筚路蓝缕。不同时代的青年有着独特的历史印记,但一颗赤诚的爱国心始终在热烈跳动,激励一代代人砥砺奋斗,创造属于自己的青春底色。

  百年党史卷帙浩繁。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人民网邀请青年学子深情讲述老一辈学长的青春故事。跨越百年时空,不同时代的年轻人进行了一场特殊的青春“对话”,鼓励当代青年从红色经典中获得奋勇前行的力量。

  为追求救国强国真理上下求索

  清华大学图书馆老馆大厅北壁上,嵌着一面白地金字的大理石纪念碑,碑上刻有这样的诗句:他是清华最有光荣的儿子,他是清华最早的共产党员,他为解放事业贡献了生命,施滉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施滉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也是清华留美学生中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1919年,正在清华求学的他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随后与学校的进步青年们一起组织了“唯真学会”,提出“政治救国”的主张,决心通过政治途径改良中国社会。

  “信念坚定、积极探索、追求真理、勇于实践……施滉学长以青年的热血与生命,用短暂而辉煌的一生,践行着‘真理所在,即趋附之’的誓言。”在学习了施滉的青春故事后,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傅宇杰说。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今年是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110年来,一代代清华学子始终坚持爱国奉献精神,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和人民。

  傅宇杰谈到,革命年代,施滉学长为追求救国强国真理而上下求索,直至为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生逢盛世,新时代的清华学子也决心像学长那样,在求知探索的道路上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建设祖国,振兴中华”

  “年轻人学习总有个目的。我是上海交大的学生,那时交大的毕业生都有铁道部分配工作,所以都是有饭吃的。但是,我们学习并不是只为了有饭吃。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建设祖国,振兴中华。”这是“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晚年回忆起大学时光时写下的一段话。

  1929年,钱学森怀揣着科学报国的理想,考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攻读铁道机械专业。在交大学习期间,钱学森第一次接触到科学社会主义思潮,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并自此树立了远大志向,走上航空救国之路。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钱学森是杰出的科学家,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他将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效国之行、强国之情,融入党和国家交给他的伟大事业之中,引领中国航天人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技术创新和发展之路,向祖国和人民递交了一份爱国科学家的时代答卷。

  “我有幸通过话剧的方式,走进了钱学森学长这样一位科学大师的世界。通过演绎学长的部分人生经历,我切身体会到了他的爱国之心、求真之志、奉献之情与创新之魂。” 校园原创话剧《钱学森》中钱学森的扮演者、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许左说。

  许左表示,钱学森学长科技报国的故事,让他感受到了交大人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精神传承。自己将时刻牢记“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像学长一样将个人理想和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成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的人。

  “要成为祖国力学事业的铺路石子”

  “一路走来,多少同胞在日军的铁蹄下惨遭屠戮,流离失所。这也让我意识到,国家之所以孱弱,是由于科技落后,只有靠先进的科学才能救中国!”这是南开大学原创话剧《永怀》中的台词,生动呈现了我国“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烈士的远大抱负。

  1929年,郭永怀考取南开大学预科理工班,师从中国最早的女博士之一顾静徽先生。在预科毕业转入本科时,身边的伙伴告诫他,“物理难学,而且国家贫穷落后,学了物理日后连‘饭碗’都难找”。然而,青年时期的他意志坚定,毅然选择投身于光学和力学研究,自此一生都在努力探求科学真理。

  1968年12月5日,在前往北京汇报工作时,郭永怀乘坐的飞机意外坠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将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紧紧夹在了自己和警卫员中间。数据资料完好无损,他却不幸牺牲。22天后,凭借着这份资料的研究内容,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成功。

  “学长曾说,‘我们这一代,你们以及以后的两三代,要成为祖国力学事业的铺路石子’。”受到郭永怀学长的事迹鼓舞,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光学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王天皓和同学们一同组建了“学生永怀精神宣讲团”,创作了话剧《永怀》,努力传承和发扬爱国奋斗精神。